top of page

内容由KTSF Go的编辑团队独立策划和创作,与KTSF新闻部无关。部分内容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。当您通过本网站的链接进行购买时,我们可能会获得佣金。 了解更多

📽 紀錄片 & 短片也精彩|2025 金馬獎入圍作品推薦

  • xyang960
  • 30分钟前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華語電影不只是大銀幕長片的世界。真正令人動容的敘事,也常隱藏在紀錄片與短片的細膩鏡頭中。第 62 屆金馬獎的入圍作品中,這些中短篇電影以更精練、更鋒利、更真實的方式觸碰觀眾內心。以下精選兩大類別,每部皆值得你尋找、觀賞與思考。別忘了:11 月 22 日(週六晚)請鎖定 KTSF 26 台,我們將為你呈現金馬專題,帶你一同看見金馬獎入圍作品背後的熱血與創作。


一、紀錄片類(金馬獎入圍精選)

《風的前奏》 Prelude of the Wind

導演以風為媒介,記錄一群台灣東部沿海孩童因氣候變遷而調整漁村生活的日常。其實鏡頭裡不是驚天動地的災難,而是孩子們怎麼笑、怎麼等待、怎麼在風中跳躍。風聲、海浪、嘻戲聲交織,構成一個氣候變遷的溫柔註腳。細膩且貼近真實,它提醒我們:改變雖然緩慢,但正在悄然進行。

《哥哥死後去了哪裡》 After My Brother Left

這部紀錄片從一封遺書、一段家族沉默開啟。導演返鄉調查哥哥意外離世的真相,同時反思家族裡的悔恨與遺憾。黑白畫面切換、寂靜場景拉長,觀眾被帶入一場內心對話:我們如何與失去共處?影片不給出答案,而讓你在鏡頭裡找到自己的問題。

《孩子》 Children

記錄一群住在城市邊緣的學童週末補習的樣貌:教室、街角、夜燈下的筆記、父母疲憊的背影。鏡頭不高高在上,而是蹲得低、拍得近。孩子的筆劃、擦掉再寫、習題錯誤再試,像是一段段未來正在被打磨。這是一部觸動教育與階級議題的作品,而情感則在平凡中成形。


金馬獎

二、短片類(金馬獎入圍精選)

《這不是我的牛》 This Is Not My Cow

五分鐘內,一位農村青年與一頭誤闖舍圈的水牛在暮色中對峙。導演用極簡語言—只一條棕繩、一聲呼喚、一滴淚—搭建出社會變遷與傳統錯位的張力。牛不是他的,也不屬於他,但他必須承擔。這部短片像一道問號:什麼是責任?什麼是歸屬?

《兩個女導演》 Two Women Directors

兩位女導演在同一片場地對話,一邊是新手初拍,一邊是資深回顧。她們交換腳本、交換鏡頭、交換失敗。短短十多分鐘,短片成為對導演身分的觀察:創作者怎麼從自己走出去、怎麼讓話語被看見。幽默且內省,是女性視角的佳作。

《疊羅漢》 Human Tower

以高塔遊戲為隱喻:一群孩子輪流爬上、爬下,一次次崩塌再重建。短片以快節奏剪輯與背景音樂,感受跌落與再起的力量。高塔背後,是彼此信任、默契與勇氣。在最短的時間裡,觀眾看到的不是遊戲,而是生命的脆弱與美麗。


📺 想看到更多入圍作品、創作者訪談與影展幕後故事嗎?請記得 11 月 22 日(週六晚)鍾定 KTSF 26 台,我們將於特別節目中全程陪你走進第 62 屆金馬獎的光影現場。一起為華語電影喝彩!

留言


最新文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