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内容由KTSF Go的编辑团队独立策划和创作,与KTSF新闻部无关。部分内容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。当您通过本网站的链接进行购买时,我们可能会获得佣金。 了解更多

跟著《七月返歸》探訪香港靈異拍攝地:愛民邨一日文化行程全攻略 

2025年夏天,電影《七月返歸》上映後迅速掀起話題。由 MIRROR 成員江𤒹生主演,電影將香港熟悉的公共屋邨——愛民邨,轉化為一座充滿靈異傳說與心理陰影的場景空間,讓觀眾在熟悉之中感受陌生,在現實中對抗恐懼。 

本篇旅遊攻略將帶你實地走入拍攝場景愛民邨,感受電影氛圍、探訪歷史建築,並了解這片老屋群背後的城市故事。 


拍攝場景介紹:為什麼選擇愛民邨? 

愛民邨(Oi Man Estate)位於九龍紅磡,建於1975年,是香港第一批設計完善的大型公屋之一,擁有「屋邨中的皇族」之稱。整體建築結構呈現「井字型」中庭設計,每層長廊如迷宮般交錯,內部光線昏暗、通風有限,非常適合營造幽閉壓迫與不安的氣氛。 

電影《七月返歸》中,主角向榮從加拿大返港,入住兒時老宅——愛民邨嘉民樓。他在這裡面對母親未遂自殺的陰影與“陰陽眼”的復活,在回憶與幻覺中展開對過往創傷的面對。選擇愛民邨作為故事背景,不僅強化劇情懸疑氛圍,也為都市傳說提供了真實感依托。 


跟著《七月返歸》探訪香港靈異拍攝地:愛民邨一日文化行程全攻略 

愛民邨旅遊路線設計 

  1. 嘉民樓 

嘉民樓的天井與回廊是電影中最具視覺衝擊力的拍攝場景之一。樓層間開放式的井字結構讓自然光斜斜灑下,製造出獨特的陰影效果。劇中靈異事件發生頻率最高的場景往往圍繞這些公共空間展開,壓抑感與視覺張力令人印象深刻。 

  1. 冬菇亭熟食中心 

冬菇亭熟食中心則是體現社區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站。在電影外,這裡聚集著在地居民與外來旅客,享受豐富的港式平民美食,如云吞麵、腸粉與奶茶。在此小歇片刻,感受生活氣味與人情味的交織。 

  1. 愛民廣場 

愛民廣場(亦稱愛民商場)是愛民邨的商業核心,也是不少劇情場景的轉折地。商場內部保留著70年代的建築語彙與店鋪格局,是理解「舊區都市感」的絕佳地點。在這裡穿梭,可以進一步觀察片中出現的視覺背景與生活細節。 

  1. 維多利亞港 

愛民邨部分高層平台可遠眺維多利亞港,是城市與電影情境連結的隱藏觀景點。夕陽時分,光線灑落在屋邨與對岸景致之間,形成強烈對比,也與劇中向榮內心的陰暗與希望交錯呼應。 


愛民邨的文化意義:不只是靈異地景 

愛民邨是70年代香港都市發展的縮影,象徵戰後住房政策的成功與移民階層的集體記憶。數十年間,它也被納入多部港劇、紀錄片與靈異傳說中,逐漸形成半現實、半虛構的文化地景。  在《七月返歸》中,這種歷史厚度轉化為心理壓力,成為主角「重返自我與家庭創傷」的象徵載體。從城市規劃的角度,愛民邨可說是將建築、生活與情感融合的特殊案例。 


延伸體驗:KTSF 電視首播《七月返歸》 

如果你尚未看過這部作品,KTSF 將於 7月4日(週五)晚間 8 點至 10 點,播出電影《七月返歸》。 

不論你是都市傳說迷、靈異影迷,或只是對熟悉香港地景充滿情感,《七月返歸》都將讓你在驚悚中發現「記憶與空間」的密切關聯。 

看完電影,再實地走訪愛民邨,會讓你更深入感受故事底層所傳達的情緒與香港城市的文化脈絡。 


城市中的靈魂地圖 

在快速變遷的香港,像愛民邨這樣的舊社區不只是住所,更是城市記憶的承載者。《七月返歸》透過恐怖類型片重啟人們對舊地的關注,也為影迷、文化旅人開啟了另類的探索旅程。如果你想在港島旅行中找到一點“不安定的美感”,愛民邨會是你不容錯過的一站。 

Commentaires


最新文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