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内容由KTSF Go的编辑团队独立策划和创作,与KTSF新闻部无关。部分内容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。当您通过本网站的链接进行购买时,我们可能会获得佣金。 了解更多

中风全科普:识别、预防与治疗,从每一次“F.A.S.T.”开始

  • xyang960
  • 19小时前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中风不是老年病,而是全龄挑战

你可能以为中风(Stroke)只是老年人的问题,但根据美国CDC与世界卒中组织(WSO)联合数据,每40秒就有一人中风,每3分钟就有一人因中风死亡,而超过 14% 的患者是 15–49 岁的中青年人群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女性中风后的死亡率高于男性,而非洲裔与亚裔的发病率也显著偏高


所以,“预防中风”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。本指南将结合最新医学研究、国际数据与实用建议,带你全面了解中风的识别、风险因素、治疗与康复。


第一部分:什么是中风?

中风(脑卒中,Stroke)是指由于脑部血流中断或出血导致脑细胞死亡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,主要分为:


🧠 缺血性中风(占比约 87%):

  • 原因:脑部血管被血栓堵塞,阻断供血

  • 常见于高血压、高胆固醇、动脉粥样硬化人群


🧠 出血性中风(约 13%):

  • 原因: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

  • 常见于血压失控、脑动脉瘤破裂患者


第二部分:风险因素全解析(可控 + 不可控)

 不可改变因素:

  • 年龄:55岁后每10年风险翻倍

  • 性别:女性中风死亡率更高

  • 种族:非洲裔、亚裔、太平洋岛裔发病率高

  • 家族史:有中风/心血管病家族者风险高


 可控制因素:

  • 高血压(最主要的中风诱因)

  • 糖尿病 / 高胆固醇 / 心脏病

  • 肥胖与缺乏锻炼

  • 吸烟与二手烟暴露

  • 高盐 / 高脂饮食

  • 酗酒、慢性压力


第三部分:中风预警信号——牢记“F.A.S.T.”

中风症状突发、进展迅速,掌握识别技巧至关重要。请记住国际急救口诀:F.A.S.T.

字母

含义

表现

F

Face 面部

一侧脸部麻木、嘴角歪斜

A

Arm 手臂

一侧手臂无力、抬不起

S

Speech 言语

吐字困难、说话不清

T

Time 时间

立即拨打 911,时间就是大脑!

⚠️ 其他可能症状还包括:

  • 视力模糊或丧失

  • 走路不稳、跌倒、头晕

  • 极度头痛(尤其突发剧烈)

  • 一过性症状(短暂性脑缺血发作 TIA)


中风

第四部分:如何预防中风?科学干预,效果可达80%

🥗 健康饮食

  • 少盐(每日 <5g),少糖,少加工食品

  • 多摄取绿叶蔬菜、水果、全谷、豆类、鱼油

🏃‍♂️ 规律运动

  • 每周150分钟中等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

  • 每周2次抗阻训练(如哑铃、深蹲)

🚭 戒烟限酒

  • 戒烟可降低 30% 中风风险

  • 酒精每日上限:男 ≤2 杯,女 ≤1 杯

🩺 管理慢病

  • 血压控制在 <130/80 mmHg

  • 血糖控制达标(HbA1c <7%)

  • 胆固醇按医生建议服药(他汀类等)


第五部分:中风后的治疗与黄金抢救窗口

🚨 急救窗口——“黄金3小时”

  • 缺血性中风:3小时内注射tPA(溶栓药)

  • 溶栓后可使患者完全恢复的几率提升3倍

  • 血栓取出术(机械取栓)适用于特定大血管堵塞

🧠 出血性中风治疗:

  • 降颅压、止血、神经外科手术干预

  • ICU严密监测防再出血或脑疝

🏥 康复治疗(从入院第1天就开始):

  • 物理治疗:恢复步态与肢体力量

  • 语言训练:改善言语、吞咽功能

  • 心理治疗:应对情绪障碍与认知下降

  • 营养指导 + 家庭支持系统



第六部分:全球视角下的中风差异

国家/地区

年中风死亡率

特点

美国

每10万人约 38人

高龄化 + 高糖高脂饮食

中国

每年近200万人中风

盐摄入过量 + 医疗不均

日本

中风率逐年下降

营养均衡 + 控盐意识高

非洲

死亡率高但数据不全

医疗资源不足


识别中风,是救命的第一步

中风是一场“时间赛跑”。它可以来得无声无息,却也能在短短数分钟内,改变一个人及其家庭的一生。

好消息是——中风可防、可治、可康复。只要我们认清风险、警觉症状、掌握科学生活方式,每个人都可以把握属于自己的健康主动权。

留言


最新文章

bottom of page